第(1/3)页 (四十三) 当然也有包藏祸心彰显特立独行唱反调的宵小。 说什么中原地区苦战火久矣,新朝初立应效仿汉初与民休养生息,而不是穷兵黩武,再起战火。 荪歌只觉得好笑,真有人将收复失地的正义之举称之为穷兵黩武? 没文化,可以多读书。 没脑子,那就只能再投胎了。 她是个和善之人,素来最喜助人为乐成人之美。 此等言论,视同窃国反贼,当杀。 死了,自然就能重新投胎了。 只盼着这些没脑子的人,在下一次老天爷赐下智慧的时候,别撑伞了。 收复燕云十六州,付出的所有牺牲,流下的所有血泪,都是值得的。 这些牺牲和血泪,会成为子孙后代的底气和安全感。 这一代人站起来了,后辈也就无需再匍匐了。 这些言语,经由史官记录,百官相传,流向了每一片土地。 上行下效,华夏大地上凉掉的热血又一次沸腾了。 明眼人都知,南宋是在苦苦挣扎。 荪歌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,便召集群臣将皇位禅让给了辛弃疾。 心有鸿鹄志骑骏马踏平川的少年郎,或许余下的光阴岁月都将困于皇城。 可,困于皇城的少年郎,可以亲手缔造一个盛世。 有识之士不会再报国无门壮志难酬,心怀家国之人不会望江兴叹一生北望至死不休,满腹诗书的才子不会再寄哀愁于诗文。 想来,不久的将来,会有一篇篇绮丽壮阔的诗词来盛赞辛弃疾带领下的盛世, 这个位子,对少年郎来说,不仅仅是桎梏,更是一方能大展拳脚的全新天地。 谁说为天子,就不能了臣民天下志了? 辛弃疾,没有让荪歌失望。 年轻却不稚嫩,对国事有自己的见解,能听得进逆耳忠言,容得下北归的宋臣。 敢想,敢做。 荪歌只是照看指点了辛弃疾半月,就彻底把朝政撒手,不再过问。 辛弃疾似是也猜到了荪歌钟鸣漏尽,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。 想到皇陵还未来得及修建,辛弃疾心下就有些慌乱。 荪歌自己倒是不以为意,古往今来被盗掉的皇陵还少吗? “此时修建皇陵,劳民伤财,不宜。” “祖父并无视死如视生的执念,恢宏壮观的陵寝可有可无。” “再说了,祖父这一生,为君不过寥寥数载。” “其余几十年,深山老林挖过矿打过铁,地头田间研究过稻穗,衙门里断过百姓间鸡毛蒜皮的小事,战场上手执长剑横冲直撞杀过金兵,那壮观的陵寝,祖父住不惯。” 第(1/3)页